作者: 胡德光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8-15 09:27
中國菏澤網消息(記者 胡德光)為解決黃河灘區遷建后群眾社區融入難、政務服務距離遠、產業發展速度慢等難題,今年以來,東明縣焦園鄉創新打造“躬遇黃河”志愿服務基層治理新模式,以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,以新村便民服務為重點,通過開展系列特色志愿服務項目,提升灘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針對灘區群眾辦事難問題,焦園鄉整合行政審批、國土、醫療等14個領域服務資源下沉新村,創新“流動服務+常駐辦公”模式,配套“直辦+代辦”雙軌機制,實現服務“零距離”,讓群眾辦事少跑腿、好辦事。依托“躬遇黃河”志愿服務平臺,廣泛吸納黨員、鄉賢、群眾代表等參與決策,建立“訴求收集—集體研判—聯動處置—結果反饋”閉環流程,協調解決片區內重大項目推進、人居環境整治等問題數百起,有效激發了群眾自治活力。梳理39項村級事務“我來跑”代辦清單,志愿者化身“代辦員”,為群眾提供醫保繳費、證件辦理等精準服務,累計服務2700多人次。
為解決村臺孤寡、獨居老人的用餐問題,焦園鄉成立了我市首家純公益的助老食堂,為村內65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中晚餐。招募有經驗的志愿者70余人,實行輪流值班制,每天安排不少于8名志愿者,負責食材采購、烹飪制作、分餐引導等工作,同時貼心詢問老人飲食偏好,及時調整菜品口味,讓老人吃得舒心。依托東明縣慈善總會焦園社區基金,整合社會捐贈、愛心企業幫扶等資源,保障助老食堂日常運營資金與食材供應,同時規范資金使用和食材采購流程,確保服務質量不下降、公益屬性不變質。在供餐的基礎上,志愿者還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,陪老人聊天解悶,了解其身體狀況,將助老食堂打造成集用餐、關懷于一體的暖心陣地,累計服務2000余人次。
針對產業發展速度慢問題,焦園鄉充分利用村臺閑置資源,搭建產業發展載體,將閑置空間轉化為生產加工基地,既解決了場地浪費問題,又為產業落地提供了基礎保障,實現資源高效利用。積極推進“核心環節企業生產+半成品分散加工+產品集中銷售”產業化鏈條,企業專注核心環節生產,需縫合等簡易工序的半成品分發至周邊鄉鎮進一步加工組裝,成品再由企業統一回收,產品遠銷美歐等國家和地區,形成地域產業鏈條。目前,焦園鄉的玩偶產業已輻射20多個村莊,累計帶動1000余人就業,為群眾增收近百萬元,讓灘區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。